廿年大爱坚守 灿若“芙蓉”盛放 ——湖南中烟“芙蓉学子”大型公益活动纪实

2019/01/07

21年,累计捐款1.7亿元,覆盖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70多个城市、650多个县市区,2.95万名大学生(团队)受到奖励资助。


一组鲜活的公益数据,恰是湖南中烟“芙蓉学子”大型公益活动的生动注脚。自1998年以来,成千上万名学子的命运,因“芙蓉学子”而改变。


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青团湖南省委和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芙蓉学子”大型助学公益活动,从未言放弃,更放眼未来,锻造了“芙蓉学子”这个响亮的名字。在公益路上,他们用初心点燃希望,用大爱播撒阳光,照耀万千“芙蓉”盛放。


善起于初心不渝

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新疆、宁夏、黑龙江、内蒙古、浙江⋯⋯


从三湘四水到天山山脉,从云贵高原到松花江畔,21年来,湖南中烟“芙蓉学子”的公益版图遍布中国,点燃了数万名寒门学子圆梦求学的火种。而最初,这束公益“火把”,是从中国的中南一角——湖南常德毅然擎起。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1998年,原常德卷烟厂携手公益机构,将单纯的经济资助行为提升为具有更多参与性与互动性的主题活动。由此,以“传递爱心,成就你我”为主题的“芙蓉学子”面世,开始走上提升品质内涵的公益品牌建设之路。


经历了六年的发展,2004年,迎来了“芙蓉学子”活动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这一年开始,“芙蓉学子”活动首次从湖南走向全国。


时间来到2006 年,原湖南中烟工业公司、长沙卷烟厂、常德卷烟厂合并重组为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为“芙蓉学子”构筑了一个更高、更广、更大的平台。当年,“芙蓉学子”活动正式更名为“芙蓉学子”大型公益活动。


恰在此间,全国多地自然灾害频发,“芙蓉学子”的爱心传递走得更深远。


为了不让滔滔洪水淹没琅琅书声,为了不让灾区学子被挡在大学门外,“芙蓉学子”接连推出“抗洪救灾特别助学行动”、“情系5·12抗震救灾特别助学行动”。一时间,在洞庭湖畔飘摇的小渔船上,在湘西土家苗寨的吊脚楼里,在四川汶川的残垣断壁和简陋板房之间,“芙蓉学子”用一次次无言的行动,为广大贫困学子铺就了一条条春风化雨的助学之路。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湖南中烟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将回报社会作为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工作。”湖南中烟机关党委副书记、群团工作部副部长肖冰掷地有声地说,“我们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消费者,并将这种感恩化为企业不断前进的动力,这也是湖南中烟始终秉承的企业理念。”


20余年来,“芙蓉学子”大型公益活动为数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雪中送炭”,帮助他们通过接受教育实现最初的梦想,改变个人及其家庭的命运,有效地阻止了贫困代际传递。


一个企业,做公益不难,难的是21年的坚守。21年的坚持,让湖南中烟更加有力量,纯粹地从公益出发并践行不变的初心。


正是这样一份对公益的执着,一份源于企业的善念,让“芙蓉学子”公益品牌走过了21年的爱心里程,成为全国知名的公益品牌。“从湖南走向全国,离不开‘共享’的理念。我们坚持与政府、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各地团组织和高校合作共享、落地执行,共同推动了‘芙蓉学子’的品牌发展。”湖南中烟群团工作部易友琦说。


力施于实需之处

翻看“芙蓉学子”密密麻麻的资助名单,从1998年到2018年,2.95万名学子(团队)的人生轨迹,因“芙蓉学子”大型公益活动的助力而变得不同。


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艰难求学的故事;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埋藏一个破茧成蝶的梦想。正是湖南中烟“芙蓉学子”大爱无言的善举,让故事有了美好的开端,让梦想有了起飞的踏板。


12年前,就读于湖南省涟源市第一中学的谭鸣凤考取了哈尔滨商业大学,有幸获得“芙蓉学子——与希望同行”的助学资助,从此开启了她不一样的人生篇章。“它让我认识到有专门针对贫困学子的救助政策与机构的存在,让我意识到可以整合资源、成立组织去关注贫困、去帮助弱势群体,让我慢慢地了解社会救助体系,更让我逐渐萌生了为人民服务的念头。”谭鸣凤说,正是“芙蓉学子”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让她成功读研、继而考取公务员。


湖南省青少年基金会办公室副主任郭志玲告诉记者,“每年在开学前夕,‘芙蓉学子’都会按照相关流程,陆续将助学金发放到新生手中,解决学子从家门到校门的难题。”


李松,来自云南省楚雄市武定县环州乡他贞村。对他来说,2018年的夏天格外重要。拿到西南民族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他,喜出望外之余,多了一份愁容,早早懂事的他深知,入不敷出的家庭条件,难以支撑自己走进大学。


一家6口人的收入主要依靠种植4.5亩烤烟和饲养牲畜,微薄的收入不仅要解决全家平日的温饱问题,还要供姐姐上大学,日子早已捉襟见肘。


就在一筹莫展之时,武定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带来了“芙蓉学子”助学活动的好消息,通过相关流程的申报和审查筛选后,犹如及时雨的5000元助学金,减轻了李松求学路上的压力。李松激动地说,“我非常感谢‘芙蓉学子’给予的物质帮助,它在精神层面,也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此刻的李松,已走出生活近20年的大山,走进大学校门成为一名大一新生。而这,只是“芙蓉学子·湖南中烟情系烟农”特别助学行动的一个缩影。


“自2007年开始,湖南中烟每年都会在各烟叶基地,邀请县级烟草公司人员对贫困烟农进行实地考察和寻访。”湖南中烟原料采购中心基地管理办主任青先稳说,他们希望通过这一行动,帮助贫困烟农的子女走出求学的困境。


“芙蓉学子”不仅为寒门学子点亮求学希望,也为更多的青年人注入榜样力量。


刚从株洲参加比赛归来的“爱米家智能科技创新团队”,曾荣获“芙蓉学子·榜样力量”的“经济与管理之星”奖励。


这是一支由湖南大学9名博士研究生、19名硕士研究生和6名本科生共同组成的队伍,涵盖了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等专业,团队负责人刘理告诉记者,“我们主要从事工业检测机器人、多旋翼无人机、移动机器人、特种作业机器人等多类智能机器人的感知与控制系统研发。”


荣誉是对过往成绩的认可,是对开拓创新的鼓励,更是吸引更多志同道合伙伴融入的激励。刘理自豪地说,“‘芙蓉学子·榜样力量’这一荣誉,是我们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活动并取得成绩后的第一个荣誉,如同我们创新创业路上的加油站,是我们在新的发展领域和新的环境下继续前行的一份宝贵礼物。”


爱承于薪火相传

“芙蓉学子”从湖南出发,走向全国,被称作“社会捐资助学的一个典型样本”,获得中国首届“社会公益示范工程奖”、湖南省首届“公益慈善项目奖”、“希望工程20年经典项目”等殊荣。


经过21 年的演变与发展,在“芙蓉学子”活动资助的2.95万名学生(团队)中,同样涌现出一批批励志成才、感恩回馈社会的典型。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来自湖南大学的第九届“芙蓉学子自强之星”获得者刘叶焕,既是一位创业达人,也是一位公益大使。高考之后,他边求学边创业,在历经5次创业4次失败后,他创立了湖南省内领先的新媒体公司——微猴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估值近亿元。


刘叶焕也曾是一名留守儿童,他更懂得孩子们内心世界的孤独,上大学期间,他便与几位同学共同发起了“信连心·关爱留守儿童”项目,号召全国大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进行长期深入的交流。近10万字的材料及几千封与公益人士、高校公益社团的交流邮件,见证了他们的执着与爱心。


2014年,刘叶焕发起了全国首次大学生公益组织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编写了大学生公益组织调查报告。适逢李克强总理来湖南大学考察,刘叶焕作为湖南大学的公益与创业学生代表得到总理接见,并亲手把公益调查报告交到总理手里。


这也让刘叶焕对公益有了更深的体会:“公益就在我们身边,善无大小,爱无止境,只要你有热情,尽自己所能为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这便是公益。”现在,刘叶焕又在湖南大学攻读金融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继续深造和提升自我的路上不断前行。


爱心与公益精神薪火相传。


多年来,“芙蓉学子”公益活动让越来越多的“芙蓉学子”发生了从“李松”到“刘叶焕”的转变,他们从受益者转变为公益助学理念的传承者和实践者,实现了从“受助”到“助人”的成长性发展,用行动来完成爱心的感召。


当善举变为习惯 ,当爱心不断循环,“芙蓉学子”的影响已超越了公益本身,成为一种生生不息的价值传递。“‘芙蓉学子’的每一份奖励、资助,对全社会而言仅是微薄的力量,但是它从来不求任何回报。”湖南中烟群团工作部负责人说,“芙蓉学子”只希望以一个善念激发更多人心中的善念,以一个善行推动无数善行。


从单纯的爱心资助到复合型公益活动,从助力学子自我成就到注重“共享”与“联结”,从传递爱心到传递价值、传承精神,“芙蓉学子”已从表面的经济援助走向精神与心灵的再造,成为一个富有精神品格的公益文化品牌。


与时代同行,一直是“芙蓉学子”项目创新的出发点,也是不断思考的课题。如何能够通过资助服务、实践帮扶和价值倡导,帮助更多学子提升能力和实现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必扶智”。近年来,湖南中烟积极响应号召,继续关注关心关爱寒门学子、留守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坚持捐资助学、教育扶贫,将助学资源更多地倾向于欠发达地区,助推“精准助学”“精准扶贫”。


2018年,湖南中烟继续捐赠1000万元举办第二十一届“芙蓉学子”大型公益活动,全国有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约1600名大学生个人和团队获得奖励资助。


公益之路,征途漫长。湖南中烟将继续砥砺前行,在公益之路上号召更多人携手共进,为爱心助学付诸行动。正如肖冰所言,“我们的公益行动或许仅是一滴水,若能带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那么无数滴水便可以汇聚成汪洋的大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