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华:要把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之间的主次矛盾

2017/08/29
       现在中国遇到的问题,大体上和主要的西方国家的金融体系差不多,中国的特殊性未来会越来越少,应该更加珍惜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路,据此来分析中国经济、经营政策。采取更加市场化、国际化的,更加遵循规律的政策作。中国现在情况看起来一定要科学跟艺术结合来解决防风险和稳增长的这么一对双底线之间的矛盾,都是底线,但是两个底线之间保谁,谁排第一,谁排第二,谁是主要矛盾,谁是次要矛盾,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以下为发言摘编:

  毛振华:我相信5分钟也可以讲一个观点。

  2008年是很大的考验,之前那一年中国还在经济过热的过程之中,上半年还在防止金融过热,下半年奥运会圣火熄灭之后发现全世界已经是一片萧条,那个时候我们采取的措施就是要防范金融危机的蔓延,看全世界采取了什么措施?其它国家都是量化宽松,通过政府注资挽救经济的不振。中国那个时候没有发生金融危机,中国没有发达的金融体系。但是,很重要的一条,我们采取了比那些国家更加过分的,或者更加里更大的措施就是试图通过扩大投资来填补,就要扩大信贷和债务工具。所以从此开始了中国一个新的历程,中国的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债务扩张的历程,08年首先采取的措施就是防风险。

  我们最近做了一个工作,收集了2008年以来的经济政策,我们认为中国经济是双底线思维,一个防风险,一个稳增长。这两个底线思维里政府认为稳增长是前提,稳增长保不住,风险也防不住,所以一直采取这样的政策。

  但是,2016年的这一年发生了一个转变,通过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当年经济政策做了梳理,就发现任何一年都没有提出来防止经济危机,倒是有一年提出了防止通货膨胀。但是2016年提出了防风险,像一本书一样右脚最下里出现了“防风险”,翻开了中国新的一页。在防风险和稳增长双底线思维中把防风险列为了稳增长的前提。我们长期的稳增长政策是债务扩张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我们也不能够轻而易举用调侃的方式来批评我们的稳增长政策,或者债务扩张政策。

  2008年以来中国发生了三件历史性事件,2009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超过日本。第二件事2011年中国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体。2015年中国对外投资超过了国际资本的投入,成为资本输出国。这三件事都是历史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中国经济今天地位恰好是08年以后形成的,稳增长政策跟中国经济速度的保持起了这样的作用。

  但是发现另外一个问题,这样的政策连续下来难以维系,首先边际效应下降,货币对于固定资产形成,对于GDP的推动速度下降。第二,债务风险的累计,巨大债务使得中国处于债务弥漫的过程,我们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最重要的是我们是世界上利息最高的国家。在世界主要经济体里面,中国利息最高,所以我们大概拿GDP15%来支出利息,这是人类之最,世界之最,也形成了都来追求高利息的风潮。经济泡沫化、货币泛滥性非常严重。

  这种背景下,只有常规的实体经济根本得不到资本的配置,这种情况下风险就在另一端显现出来。这种背景下采取措施是非常正确的,我也可以先跟我们人大经济研究所打个广告,去年第一个提出来要把防风险作为2017年作为经济政策首要目标。各个监管机构都在拼命出台防风险政策,结果出现了监管踩踏现象,各方面都想表示自己,缺乏配合,并且想让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的金融风险早出,就出现了新的困难和问题。对于金融危机来讲是应该认真反思。

  我们中国过去没有过度货币化,我们全世界最高的速度来制造货币,我们现在是泡沫最大的国家之一,这是我们要认真反思的一个问题。

  从这个问题出发未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到底应该什么办法?去杠杆、降风险和稳增长、保投资这端怎么保持平衡是非常需要关注的科学和艺术。科学就是能看到的定律,艺术就是每个人把握的度和每个人的眼光,不同的管理者有不同的操作方法,这是艺术。中国现在情况看起来一定要科学跟艺术结合来解决防风险和稳增长的这么一对双底线之间的矛盾,都是底线,但是两个底线之间保谁,谁排第一,谁排第二,谁是主要矛盾,谁是次要矛盾,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