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十四五”

2025/09/08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这五年,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重构,地缘政治冲突不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数字经济、绿色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十四五”规划以其科学的擘画与强大的实践力量,展现出非凡的韧性与智慧。规划紧密贴合时代脉搏,精准把握发展大势,在经济发展、民生福祉、绿色生态、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等多个关键领域精心布局、精准发力。五年来,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稳健前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十四五”规划不仅为中国发展注入持续的动力,也给世界提供了巨大机遇与发展样本。本文精选“十四五”时期的十一个关键数据,这些数字不仅是过去的成绩单,更是未来“十五五”规划的坐标系。当中国式现代化迈入新阶段,这些跃动的数据将继续书写大国崛起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

中国经济在“十四五”期间交出了一份令世界瞩目的答卷,其发展韧性、体量优势与全球影响力实现历史性突破。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2025年预计可以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十四五”前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


全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约占全球1/3,在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前10港口中占6席、全球货物吞吐量前10港口中占8席,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均创世界纪录,船舶和海工装备市场份额占全球50%以上,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有14种新接订单居世界首位,海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海洋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蓝色粮仓”。

民营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增长超40%


中国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全国统一大市场“四梁八柱”基本建立起来,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施行,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缩减到29项,民营企业增加到5800多万户,比“十三五”末增长超过40%。


最终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56.2%

过去四年最终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56.2%,比“十三五”期间提高8.6个百分点。消费领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人工智能加速融入日常生产生活,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广受消费者欢迎;360全景运动相机、AI智能眼镜等新产品火爆全网;国风国潮商品表现亮眼,汉服、文创产品等销量成倍增长。


每年制造业增加值超过30万亿元

中国的实体经济根基越来越强。“十四五”以来,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元,我国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升至为67.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是,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202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16%,提前两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比2020年提高了2.27个百分点。202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进一步升至为67.0%,首次超过三分之二。


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

“十四五”以来,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为民生改善提供了基础支撑。2024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为22.2%、29%和48.8%,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作用显著增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


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人民币

2021年至2025年5月,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人民币,超过了“十三五”期间的总额。外资企业贡献了中国1/3的进出口、1/4的工业增加值、1/7的税收,创造了3000多万个就业岗位。外资企业的蓬勃发展,是对中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生动诠释,是对中国外资政策的最佳肯定。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

“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我国研发投入再创新高。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到1.2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


义务教育巩固率和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都在95%以上

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义务教育巩固率和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都在95%以上。教育上,推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或享受政府购买学位比例达到97%,比“十三五”末提高11.2个百分点;医疗上,“十四五”期间新增布局11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现在总数达到125个,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从无到有、惠及4亿多人次。“一老一小”上,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员超过1.8亿,托位数达到574万个、比“十三五”末增长125%;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从“十二五”到“十四五”,每5年都增长了1岁。


我国单位GDP能耗四年累计降低11.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底色。这五年,我国“增绿”全球最多,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新增森林面积相当于1个陕西省的面积,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中国坚定履行“双碳”承诺,单位GDP能耗四年累计降低11.6%,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这充分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