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互联网,从中国实践到全球解决方案的新型能源系统

2024/01/26

中国幅员辽阔,可再生能源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如风电、光伏)以及西南地区(如水电),但电力负荷中心却在东部沿海地区,解决这个问题的中国方案通过特高电压输电。


对比传统输电,特高压输电有非常明显的技术优势。首先是距离,特高压输电可以达到6000公里以上,这意味着,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发出的清洁电,都可以被输送到任何一个负荷中心;其次是效率,特高压输电效率更高、线损更少,同时占地面积也更小。


简单而言,特高压技术以高效、可靠、经济的方式实现区域大电网互联,保证资源广域优化配置和可再生能源集约开发消纳,是保障能源安全高效供应、推动能源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路径。我们认为,这个宝贵经验可以与跟全世界任何地区分享,成为全球的解决方案。


全球清洁能源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超过100万亿千瓦,通过我们的测算,仅开发万分之五(相当于撒哈拉沙漠7.7%面积的太阳能,或格陵兰岛1/4面积的风能)就能满足未来全球电力需求。但是,全球清洁能源资源分布不均,出力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需要就地转化为电能,依托大电网远距离输送、大范围配置。所以,能源传输是一个瓶颈,这也是一个“卡脖子”难题。


目前,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已经很低,但在拥有一个高效输电能力的电网之前,很难将大量可再生能源融入能源系统。如果在全球应用能源互联网的电网配置,就可以将撒哈拉沙漠的清洁电力输送到欧洲,将位于刚果(金)的大英加水电站的电力输送到整个非洲。


未来,我们希望推动建立生产清洁化、消费电气化、配置广域化的能源体系,成为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输送和使用的重要平台。具体实施路径包括:两个“替代”、一个“提高”、一个“回归”、一个“转化”。


两个“替代”:能源开发实施清洁替代,以水能、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能源消费实施电能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用的是清洁发电。


一个“提高”:提高能效和电气化水平。电的经济价值是等当量石油的3.2倍、煤炭的17.3倍。


一个“回归”:化石能源回归工业原材料基本属性。原油作为原材料创造的经济价值是用作燃料时的1.6倍。


一个“转化”:利用电能将二氧化碳、水等物质转化为氢气、甲烷、甲醇等燃料和原材料,破解资源困局,满足永续发展需求。


(尹博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欧洲办公室主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