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和企业长期价值创造

2023/08/07

ESG广受关注,它注重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拓展了企业价值的边界。自“双碳”战略提出以来,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家都在呼吁高质量的资本对此予以支持。


ESG理念不断演进,成为关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投资理念,除了常规的经济价值,它更关注投资对于社会的影响。回顾二十大报告,ESG理念和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联系非常紧密。比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等,都与ESG理念高度契合。


近期,上市公司也在提高对ESG信息披露的重视。近年来,ESG信披的质量、覆盖度都有明显提升,ESG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不断强化。法律法规对ESG的要求也逐渐趋严,尤其是一些监管要求,使得企业原来面临的外部性问题逐渐内部化。比如,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使得相关的产业在碳成本方面会有极大提升。从这点上看, ESG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风险要素。


根据已有的学术研究,长期来看,在ESG方面表现比较优异的公司有更低的资本成本、更好的经营绩效,经营也会较稳定。同时,它对于股价也具有较好的积极作用。


从中证指数公司已有的数据验证可得出,在盈利能力、违规诉讼等方面,ESG评分较高的公司要比评分较低的公司更有优势。前者盈利能力具有更高的持续性,违规诉讼的风险更低。这是我们看到ESG对企业价值具有积极影响的方面。


那么,如何科学地反映企业的ESG绩效呢?这就归结到ESG评价体系。从全球来看,ESG是一种通用语言,所以我们要兼顾全球共识,但同时也要结合中国特色,换句话说,“求大同,存小异”,在大的框架上尽量求共识,但在具体的指标选择上,要尽量兼顾中国当前发展的特征。


比如,在“环境”方面,我们会在大的框架下与国际尽量保持一致,但在“环境机遇”的维度,就可以通过绿色收入等指标,反映企业转型发展的情况。我们对环境指标的考察比较系统化,考察它的排放风险暴露指标,也会注重管理措施、效果等管理能力的考察,还会通过真实性事件做管理绩效的补充。


在“社会”方面,我们关注“员工、供应链、客户”这些全球共识度比较高的因子,但在“社会机遇”的维度,则会选取“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更有中国特色的指标,通过税收、就业、慈善捐助等方式扛起社会责任,体现中国特色。


在“公司治理”方面,除了有“治理结构、信批,股东权益”指标,我们会选取更贴合中国国情的指标,同时也会设置管理经营指标反应公司治理与绩效、公司治理风险等情况。这些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


此外,有这样几个特色的做法也可以帮助企业识别自身的价值:


第一,对争议性事件做精细化的处理,不是简单地一票否决。我们会根据事件的影响性质、程度、范围、时间来做不同区分,这会成为已有ESG信息的一个重要补充,而且能有效地降低尾部风险。从观察情况来看,“争议性事件”不仅能够前瞻性地揭示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在剔除争议性事件的样本之后,组合的收益也有明显提升。


第二,通过绿色收入来反映企业的转型绩效。当前,我国有大量高碳排的企业正处在积极转型的过程中,传统绿色金融难以提供有效支持,所以需要通过绿色收入来反映企业转型的努力程度。比如,高碳排的行业如果能达到低碳排的产业布局和收入贡献,我们也会将这种收入作为一个积极因素反映出来,引导资金对碳中和贡献较大的企业进行更优配置。


从ESG评价结果来看,整个沪深A股基本上呈现了一个正态分布的情况,A级以上的公司大约占16%,B—BBB级的公司占了近68%。如果缩小范围来看,对于大市值公司或是央企的样本,A级以上的公司占比会比较高。在沪深300成分股中,A级以上的公司占了近65%,这也反应了大市值公司和央企目前对于ESG信批的重视度。


从分组测试来看,国际机构在评价A股时,它的分组收益其实并不显著,但从国内的中证ESG评价结果来看,评分比较低的企业明显收益表现较差。由此可知,具有中国特色的ESG评价体系,能更好地反映出企业的ESG价值。


第三,从金融角度引导资源对具有较高ESG价值的企业进行配置和提升。指数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它的好处在于公开透明、低成本、易复制,而且它是连接“ESG理念”和“ESG投资”的一个重要工具。指数公司也能发挥自身优势,我们现在累计发布了ESG、气候转型等可持续发展指数共计113条,跟踪的资产有82只产品,规模合计1180亿元。相对来说,ESG的基准指数比母指数有更好的收益表现。我们有一条非常有意思的指数叫“沪深300碳中和”,这是国内唯一一条有碳约束的创新类指数,相对“沪深300”,它的指数明显降碳20%。


通过指数工具,我们将ESG和原有的高分红的策略做结合,组合收益有了明显提升。我们可以选择将ESG与分红收益和经营都更稳定的公司相结合,像ESG和央企主题的结合,就迸发出了很好的协同效应。这些举措都将更有利于拓展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建设。


(赵永刚  中证指数ESG业务部总经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