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ER毅恒挚友曹竹飞谈教育公益:对支教的重新定义

2018/07/10

非常荣幸跟大家分享一些来自教育公益组织——PEER毅恒挚友所做的事情。今天我要分享的主题是:“县城高中教育公益——社区学习与朋辈成长”。可能大家一听到“教育”“公益”,很容易想到的一个词就是:“支教”,如果非要用这个词去概括PEER毅恒挚友所做的事也是可以的。


我不知道大家听到“支教”这个词的时候,脑中浮现的是怎样的场景,是希望工程海报里的大眼睛,大学生志愿者,还是招募教师到深山里面向学生们灌输学科知识?如果这就是我们想象中的支教,我想说PEER做的事情是在重新定义“支教”。这里抛出两个关键词,一个就是“社区学习”,一个就是“朋辈成长”。

 

怎么理解社区学习?


社区学习既包括学习所发生的场景,也是指学习的内容,更是在学习之后,学习行为反馈到社区之中。除此之外,我们希望教育公益的模式不是通常我们所理解的“教师在教室里面进行一对多的灌输模式”。我们希望能够用更多的方式去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平等交流,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让他们关注社会议题,实现朋辈的成长。


PEER都做了哪些事情来重新定义支教?故事要从我跟PEER的缘分说起。去年,PEER在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中学有一个寒暑期的支教项目。一起去做公益的志愿者身份非常多元,有的来自加州伯克利学院,也有来自清华、北大的志愿者,同时我们也招募了非985、211、二本院校的同学,这点是PEER比较独特的一点:我们希望志愿者群体是多元的、包容的、平等的,能够容纳更多元的视角。只有这样的志愿者团队才能保证最后实现朋辈的成长。

 

那么,PEER的社区学习工作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有一个叫做“社区探索”的课程,学生们会尝试跟随我们的志愿者去发现在这样一个他们所生存的社区中,到底发生着什么?实际上很多县城高中的学生,因为家和学校距离太远,他们每周即使放假也会选择不回家。学校为了便于管理以及在高考的军备竞赛压力下,经常选择的方式就放月假:一个月有一到四天不等的假期。


这样,学生们对学校的社区,包括他们成长的社区环境了解地非常薄弱。基于这样一个情况,我们希望志愿者能够带领学生进入他们平时生活的社区进行探访,发现社区问题,随后进行更多的客观的科学调研。最后设计并完成一个他们自己力所能及的方案,最后向公众进行展示。


这就是贞丰中学的同学和志愿者到当时苗族起义的将领的庄园的遗址,去看看有没有图腾、文化符号。但是这样一个探索的旅程,因为庄园非常的颓坯,他们看到很多标志并不能跟自己的生活产生很密切的连接。后来,我们发现一个以石礅为课桌的小男孩正在认真地做作业,大家都很动容,志愿者和我就去关注了这个孩子的学习状况。


非常有幸的是这家老人正好是苗族银饰文化的传承人,他给我们讲述了苗族银饰的意义:现在在商铺不管是做苗族的蜡染还是银饰似乎都没有充分利用好苗族的文化资源,好像只是老年人依然记忆着文化符号,但是在县城很多工坊中,人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些符号,他们带做的一些设计好像和传统的文化发生了某种断裂。


同学们收集了苗族的文化符号制作了一个小册子,在后期社区宣传中让更多居民了解到有这样一个文化传承,同时在征得老人允许的情况下,给到了很多在县城里面的小商铺,让他们这些中年人学习。他们真的是觉得这些图案好像之前并没有注意到过,这对他们完成创作,包括他们的商业上的、经济上的一些开拓,都是有相应帮助的。


我们也非常强调学生在这样一个社区行动之后,在社区公众面前的分享。所以,我们贞丰中学的同学在县城最大的一个公共空间——社区广场上进行一个“快闪行动”,想要吸引更多社区居民的目光。同学们穿上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向公众们介绍他们所做的事情,以及这些可能对在地文化和在地生活的更生动的意义。


除此之外,在湖南省长沙县七中,同学们发现这里有一个桥洞,那里以前很脏乱差,他们也发现可以用在地文化去装点这个桥洞。于是学生们用当地的一些民族相关的知识和图样,在原来脏乱差的桥洞上进行设计和粉刷,效果非常好。


去年,我们在湖南省中方一中组织了一个学生团队,参加了一个社会创新大赛。这个创新大赛是致力于让学生们以创新的方式去解决社会议题或环保问题。同时参赛的还会有一些来自一二线城市非常优秀的中学同学们。我们这个团队尝试通过挖掘他们祖辈的故事、社区的故事,并且用漫画的形式呈现出来,最后他们得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或许很多时候我们对县城中学的同学们的想象是他们能力不足,他们视野有局限,但是只要我们嫁接好平台、提供资源,他们能做到和一二线城市同学一样优秀的成绩。


有一次我们组织了学生和在地中学校长平等交流的空间,最后校长说同学们确实呈现出来了很不一样的自信,表达的准确性和对社会认知的见解的深度让他非常地惊异,他坚定了在自己学校进行教育创新的想法。


我们为了完成这样一个社区探索活动,也希望我们的志愿者是专业的。因此,我们设立了一个服务-学习体系,志愿者会不断地基于教育技能、中国社区社会变迁、个人成长三方面进行学习。他们必须要完成70—90天的线上学习,同时要完成10天的线下学习以及在地调研才能开始在地服务。我们倡导的是专业地去做教育公益。

 

除此之外,PEER还设立了长期志愿者在校支持项目和对在地学校教师支持的项目。PEER相信,只有通过影响与在地学生发生长期交流的人群,PEER所做的教育公益才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最后,我们就援引一个女生的话:“我为什么喜欢PEER的氛围,为什么学生对PEER也有与我一样的情感?……终于明白,这种感觉源于一个词‘同理心’:一种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方式,一种用倾听他人来感受彼此的方式 。”她既是PEER曾经服务的学生,也是我们以前长期的志愿者,同时她现在是湖南省白茅坪乡的基层公务员。她的成长就是PEER想要实现的一个过程。他们在底层做着很基础的事情,但是同时在宣扬着在地的价值,他们在重树着中国底层的模样,这也是PEER想要坚持的一些价值观。


(本文根据PEER毅恒挚友导师发展部总监曹竹飞在6月23日“2018亚布力青年论坛创新年会”上的演讲内容整理而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