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惠源:关于AI产业化的中国机遇

2025/07/21

从互联网时代到数字化时代到人工智能时代,我正好是这三个时代最深入的参与者、践行者。我和亚布力有十年之约,十年前,我有幸在亚布力的论坛上认识了非常多优秀的导师,值得我学习的前辈,一脚跨进十年,一前一后,一个十年,三个时代。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两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三年前ChatGPT让所有人惊艳,三年后的中国推出了上千个大模型,百“模”大战如火如荼。第二个“没想到”是去年我们还在争论谁的模型更聪明,谁的数据语料更领先,到现在我们会发现,真正的竞争已经转向了另外一个市场---具身智能。也就是说,AI即将要从云端走向现实社会。原来我们理解的AI大多数是在屏幕上做问答,在应用和软件上,但现在另外一个战场是走到产业侧,和产业息息相关。AI的上半场是技术的较量,真正的下半场是与产业结合的场景的竞争。

上半场我们以追赶为主。讲到算力竞争,大家都在比谁的芯片更强;讲到算法竞争,就在比谁的模型更大,语料更先进;讲到数据竞争,就是谁的语料更多。但是下半场,AI从云端回到了物理世界,从虚拟空间回到了现实世界,那就要比在应用场景,谁落地的更好,谁的细分场景做的最能解决客户的问题。商业战场上,就要比谁的方案更实用,更能够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论迭代速度,就要比谁的创新更有先发优势。所以技术的价值在我们看来不在于技术到底有多先进,而是在于创造的商业价值有多大。我们不禁要问。要问今天我们这个行业的痛点是什么,解决这些痛点能够有多大的市场,以及我们创造了什么样的社会价值。

当赛道和主战场变了,我们回到和产业的结合当中,和各位企业家紧密相关的一定是中国最大的三重优势:第一,中国作为整个制造业的大国,我们的整个场景是非常丰富的,所以无论是从钢铁的冶炼到尖端设备的制造,从汽车制造到零部件电子的组装,从食品化工的生产再到食品的生产,在整个制造业的全链路每一个细节,AI都能够给这些产业做重构,真正去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这些制造业的丰富立体有深度的场景,一定是我们做AI变革的最好的天然实验室。

第二,关于市场的需求,市场非常庞大,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丰富应用的场景,整个需求的满足也是多样的。比如在物流的配送上,以前我们只要10-15天物流就可以了,但现在,我们要求一二线城市的是当日达、次日达、即时达。在二三线城市,我们要的是跨区域的物流。到了乡村,那就是“最后一公里”。我相信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今天中国物流有如此丰富的场景,同理可得,在制造业、能源电力、农业科技都是一样的。中国对于场景的满足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我们更快,我们现在在做的一款具身智能的机器人,我们从发现这个行业里的刚性需求到做出这个产品,到场景验证,花了大概不到一年的时间。从场景验证到在市场上可规模化、商业化,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实际上,我们现在整个商业化闭环已经完成了,并且在十几个城市已经落地了非常多的场景,并且我们现在订单有2.5亿左右。在整个中国丰富的场景之下,所有的产业在满足需求的能力是比较强和快速的。

第三,迭代速度,我们拿智能驾驶来举例,比如在大城市,交通枢纽比较完善,但在不那么完善的中小城市和乡村小道,这些丰富多元的场景就会倒逼智能驾驶变得越来越智能,它会自主学习,会变得更加智能,更加有优势。

下一个战场,我们是从云端回到物理世界,从虚拟空间回到现实世界,一定是回到和产业结合的战场。

这是现在市场上,我们看到的机器人与千行百业的结合。在工厂有机械臂、机器人做精细的制造。在医疗体系,机器人能够帮助我们去做分级诊疗,甚至帮我们去做很多医疗分级分类的工作。包括在物流,可以24小时无间歇、不间断的做很多精准度很高的物流分拣,而且还没有情绪化。在能源电力行业有光伏的巡检机器人,包括清洗机器人,在中国有非常多这样的垂直细分行业,在能源电力行业也是一样,巡检机器人的精准度可以达到95%。

如果你单纯去看机器人,它可能是一个在中国发展了很多年的传统制造,我们看到的所有机器人做的动作还停留在机器人是小脑控制。那什么是具身智能?具身智能一定是聪明的大脑加上灵活的身体,所以一定要有大脑。我们的具身智能是非常领先,大概在2023年就提出了“一脑、多身、多场景”。具身智能的真正内核是聪明的大脑和灵活的身体,它不仅会感知、会认知、会决策,并且它有行动,在实际场景中助力于产业的千行百业。

每一个具身智能的应用都会是一个产业新的增长点。

有关具身智能的数据预测,2023年,光是人形在中国就能达到8700亿。我们看到具身智能除了人形,还有四足、轮式、工业机器人等等,由于我们制造业的丰富,工业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连续十年都在领跑,所以我们有了非常好的基础。

我们看到在整个具身智能领域,中国已经有一些先发优势。比如,我们在技术整合能力上足够强,像智能配送机器人,它实现了导航规划、视觉识别、精准抓取,甚至它还会自主学习,在导航路线上的自学习,使其越来越精准。在园区配送的机器人,会自己按电梯、巡检,非常智能。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个巨大的机会,在全球范围内,成本的控制能力应该没有比中国的产业链更厉害的。像扫地机器人,在国外,动辄几千几万美金的产品和设备,在中国可能花几百几千元就能够解决产品解决方案。当然,还有应用驱动的创新,由于我们的场景非常丰富,所以在整个的应用创新上,我们也有巨大的机会。

我们做的全自动智能充电机器人是全球首发的产品,我们看到未来新能源车数量越来越多,从现在到接下来的五年当中会增长4-5倍,也就是6500-8000万辆。所以一方面是爆发式增长的新能源车,另一方面是充电基础设施供给的严重不足。为什么?现在的新能源车主的充电比例只有25%。我们的产品是一个颠覆式创新,未来新能源车一亿辆,即使在电容有限的情况下,没有一个充电桩,我们依然在解决问题。

当新的战场产生的时候,具身智能能够创造巨大价值,能够在各行各业里很好的结合,促进千行百业发展,但它一定是“一脑多身”,有聪明的大脑、灵活的身体,感知、应用到决策,从物理空间到现实空间。
 
真正的AI时代不是机器要取代人类,也不一定要做成人的样子,科技一定是为人类服务的,一定是赋能我们的千行百业,为我们的行业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

最后,有一句话想和大家共勉,一年前我做了一场关于想象力的演讲。我们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包括最近张维迎教授也在讲,为什么机器是为人类所用的,机器也很聪明,算力也很强,但机器能够为人所用,是因为人拥有想象力。我们在人工智能时代做企业,想象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想象力,我们才能看见未来。希望我们一起用理性拥抱AI,用开放的心态来迎接人工智能时代技术的新变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