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伟:探索金融向实的未来解决方法

2023/09/07

当年回国后我参加了国家体改委金融体制改革研究小组的一个项目,专门研究中国商业银行体制的设立。那是1988年的事情,中国在讨论怎么样在改革金融体系,形成真正的面向市场经济的商业银行。我们尊敬的明康主席一直是中国银行的老领导,今天早上他跟我们分享他1982年从伦敦回来,作为中国银行的身份参与深圳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融资问题。但那时候中国银行不是商业银行,那时候工农中建有,但是属于人民银行直接管的。当时我之所以回国,就是因为说要做这件事。我感到能有机会参与国家的商业银行体制的设立研究,非常有价值。换句话说,那时候我们研究设计起步时,真正意义上基于市场经济的商业银行是零,现在到了几百万亿贷款余额的规模,成为世界上一个庞大的、巨大的金融体系。整个过程也算是一个见证人。

之所以会关心数字化这个题目,刚才斌总介绍得对,我现在在主持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讲长三角三个字也是用意的,就是为了着眼于“数实融合”,因为长三角是我国实体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我原来做投资,接触项目,跟地方政府也有很多交流,越来越感受到中国经济现在明显是有问题的(个人感受),这个咱们也不忌讳,不可能莺歌燕舞只是一片好消息,现在困难很大、挑战很大。最本质是什么?从我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这几十年运行下来,从当初的零到现在几百万亿的金融数量在经济中运行,最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国的金融运行效率是非常差的,甚至可以说是国民经济所有运营主要要素中,金融资金运行的效率,我的看法是最差的。从数字上看,金融的数量很大。但大家都知道的事实,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很差。

我在做金融科技研究开发过程中,包括原来在银行界的关系,包括我的很多学生都是行长,聊得很多,我们也做了长三角地区近二十家银行的深度调研。银行的主流业务模式,信贷业务基本上很简单,一是跟着抵押资产走,一是有好资产的企业担保,还有就是跟着领导走。几十年来,商业银行并没有具备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判断考虑贷款对象的市场竞争力、市场效率、未来成长价值。原因是没有工具。这是一个根本原因,现在M2放水放得巨大,今年放水的数量超过去年的速度,但下不去,下不到实体经济,主要在银行同业等表面层次打转转。而基于传统模式即使贷款下去了,现在也爆发出越来越多的问题,爆雷。大家都看到金融系统反腐败,越来越多所谓的老虎抓了。但这不仅仅是个人的品德问题,更重要的是因为银行的贷款决策机制问题,就是它的评估贷款的办法,来判断做贷款决策的这套流程跟模式,已经远远跟不上中国这个庞大的实体经济的需要了。

其实以我这个年龄,我应该马放南山享受生活了。当时我本科的母校校长书记邀请我说当年我们金融学科,华东师大当时国际金融学科跟南开大学是齐名的,80年代时是最领先全国,原来金融学科这么辉煌,咱们很多学生在中央金融系统管理部门、交易所、银行都当领导了,但学科越来越弱,说能不能做点什么事。我说我在全球看下来,数字化转型这块东西大有文章可做,特别是今天这个论坛的主题,金融向实的未来解决方法。这就是为什么我会涉及到这个题目的原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