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彬森:人类世界只会奖励那些对用户好的公司

2021/06/23



今天很荣幸在各位前辈面前分享一下元气森林的故事。过去几年,好多人都在讨论元气森林,讨论新消费,总结了很多模式、方法、思维这样的东西。所以我今天也想谈谈方法和思维的事情。


我先想一下,今天在讨论变局,为什么大家都在讨论变局,我想从消费品创业公司的角度来看看变局。我记得大概在6年前的时候,我跟我的团队发了一封邮件,我当时说了一件事情,我说我发现当时的中国已经是高铁是最先进的,高楼大厦也是最先进的,我们的互联网平台,我们的电商,我们的物流体系,我们所有的基础设施都是最先进的,当时我感觉我已经看到互联网业发生的内卷,当时我们看到的机会是什么呢?我们感觉平台经济已经过剩了,中国那时候需要的是好产品,好的服务。所以当时我感觉我们需要做一些新东西,做一些好东西。这也是我们党中央说的叫供给侧改革,其实中国是不缺消费能力,缺的是好产品。


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游戏行业的数据,大概在四年前,中国游戏玩家的消费能力是跟美国、跟日本是一样的,可能人均GDP跟美国和日本是差很多,但是消费能力是一样的。看快消品行业,消费行业,中国的消费往往是被压制的,好像中国人消费不起,好像中国人不愿意消费,我们的判断是缺乏好产品,所以说当时坚定的做消费升级。这里我再给大家分享一个数据,当时我们算了一下,中国人均GDP现在是1万美金,美国大概是5万美金,我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我们差的4万美金差在哪?算一下中国和美国差的4万美金,有1万美金是消费,所以你看到,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已经是世界闻名了,但是中国缺乏世界闻名跟可口可乐相当的消费巨头,雀巢、百事和可乐中国是没有的。所以我经常讲,衡量一个产业在中国是先进还是落后,你就看在中国的本土市场,它有多少外资企业。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中国消费的落后情况跟今天是一样的,因为今天你看到中国的消费还有很多很多的外资企业,这也是我们看到的机会。


    其实过去这6年,中国整个财富的创造也是奖励那些做好产品的公司,包括做电动车的,做消费的公司,它其实就是在补中国的消费产生的短板。所以我说假设中国和美国一样牛逼,那么消费一定会起来。这是我讲消费背后的逻辑,整个大的逻辑是整个平台经济,整个基础设施完善已经做到极致了,叫做产能过剩,未来一定是好产品,好服务的天下。


    这里面有个叫互联网思维,因为这两年大家也看到了,包括雷军也是从互联网出来的做手机,包括几个做汽车公司的老板也都是互联网的背景,包括做饮料的老板也是互联网公司出来的,做得都挺好的。所以说大家就开始总结叫“互联网思维”,总结了很多东西出来,就这些东西,大概分销裂变,私域流量,免费模式。看到这些我又喜又悲,喜在哪?互联网的东西获得认可了,悲的是我看到很多传统企业老板,照搬这些模式,本来是挣钱的公司变不挣钱了。看到人家搞免费,他也搞免费;看到人家搞d2c,他也搞d2c,我看到很多创业者刚学完d2c,又来学C2M,刚学完C2M,又来一个分销裂变,搞得好像学不完。在这里我特别认可任正非说的一句话,叫做“抄华为的皮死,抄华为的灵魂会牛逼”。其实刚刚那些互联网思维,它更多的是一个皮,是一个表象。背后的互联网精神,是我感觉今天互联网这帮创业者改造传统行业的原生动力。


    我对互联网的理解有两句话,一个是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因为我们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所以我们才有了数据分析;我们才有了各种ABTest,才有了各种做分析的手段,所以说我们才发明了叫留存率,NPS,次留存和月度留存一系列的概念,因为我们很关注用户在每一个环节的流失。因为我们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所以我们做产品的时候不考虑成本,只考虑用户喜欢不喜欢。这里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我当年上研究生的时候,有一个震惊全互联网的事情,当时谷歌发布了GMail,当时它谷歌GMail做了一件事情,说邮箱支持不限容量,而且是免费,当时是震憾了整个互联网圈,当时谷歌GMail一个帐户难求,当时能拿到GMail的邀请就很牛逼,当时大家质疑谷歌GMail怎么挣钱,它这么大流量成本,实际上GMail很挣钱。但是这个东西背后不是因为谷歌搞了一个免费的模式,而是因为它的出发点是想做一个极致的好产品。所以好多老板开个饭店,他感觉饭店不挣钱,他就搞个免费的吃饭模式,指望硬广告挣钱,抄错了。首先核心是,你是不是真心的想打造一个极致的好的产品。我们元气森林当年也走过一段弯路,最早的时候我们也请了专业人士,当时给我们做了定价分析,说可乐大概是3块5,你们只能卖4块钱,然后给我们一些东西,渠道,终端各自拿30%抽成,所以成本大概是5毛,你就做吧?做完之后,我们喝了这个东西之后就不想喝,当时那批货我们生产了500万,后来就销毁了。当时我想了好长时间,为什么这个东西按照这些专业理论做的不行呢?就是一堆条条框框。后来有一天我就想明白了,我就说这样,我找了一个公司做游戏的同事,我说这样,从今天开始起,你不要考虑成本,不要考虑那些方法论,不要考虑那些东西,你就做一个你确定自己喜欢喝的饮料,你就尽可能用好东西做。所以我们元气森林现在开始做植入广告了,我们元气森林是全行业第一个用了一个特别贵的甜味剂,但是它的口感跟糖味的口感是接近的,但是成本极其贵,但是它比传统的像阿斯巴甜零度可乐成本要贵50倍,我们率先燃茶茶叶是只泡了一次就扔掉,所以很多人抱怨说,喝了一次老睡不着觉,因为之前的茶饮料基本没有茶。我们率先乳茶是3倍的奶3倍的茶。我们的果汁气泡,所有的甜全都来自水果,99%的果汁。所以我们是全行业什么呢?很多人不懂,我们公司所有的产品人员,在上市之前不知道我们这个产品成本是多少,销售人员也不知道,可能是上市之后两三个月之后,财务人员才告诉他,我们的毛利是多少,我们的成本是多少。有人感觉我们是故意讲情怀,讲概念,其实不是,我相信今天所有的互联网公司老板,见面第一件事情一定会问你有多少日活跃,他相信你有日活跃一定挣钱,所以说在元气森林,是先有人喝,再有收入,最后有利润,这跟互联网是一模一样。先有日活跃,再有收入,最后有利润,这也是我们说的真正的对体验的极致追求。


    第二,我感觉互联网精神的底层动力是真正的对人才的极度尊重。所以,是互联网行业发明了期权这个概念,不是其他行业,为什么,他们很重视人才。所以是互联网行业对人才搞竞争,搞各种各样的激励。所以是互联网行业因为足够重视人才,所以宣传出来一种叫平等、简单的企业文化。所以,其实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互联网行业里,首先核心是人才有没有到,他真的是拿出足够的激励,拿出足够的股份,把所有的人才当伙伴发展。我以前说快消品行业,为什么以前落后呢?因为有很重要的原因,以前一个优秀人才,他选一份工作,第一肯定是去外企,第二去民营的互联网高科技企业,然后再去金融单位,最后去制造业,制造业也会选择一个可能是做汽车的,最差的才会选择消费品公司,所以说过去中国快消品很重要的现状是对人才没有吸引到位。


    今天,中国我们看到的很多优秀的互联网人才,我们也看到很多清华北大毕业生开始选择消费了,那说明这个行业就有机会了。我们也看到今天所有的消费企业开始学习互联网打法,也开始搞股权激励,用互联网公司的人才标准吸引人才,这个时候我认为消费就会起来。


    互联网有一句话是“人类只会奖励对用户好的公司”,这句话有点空,那我们从互联网的角度理解一下,互联网的用户只会奖励那些留存率高,NPS指数高的公司,什么叫留存率呢?就是用户是不是持续用,用户通过投票,是不是真心证明你产品好。NPS是什么呢?就是你的产品是不是足够好到用户愿意推荐,所以在硅谷有一个风险投资人,叫做马克埃里森,他说了一句话,只要是产品NPS产品指数超过7分以上,他秒投。这就是我们讲的互联网精神,互联网精神就是真正把产品做好,对用户好,一定会有回报。



关闭